銀川市堅持將掛職鍛煉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有效途徑,讓干部在事業發展中多經歷“風吹浪打”,在攻堅克難中多捧“燙手山芋”,在急難險重中多當“熱鍋上的螞蟻”,在打硬仗、扛重任、攻難關中墩苗成長。
“組織根據個人特點和工作經歷安排掛職,我們要摒除鍍金這種缺乏擔當的想法,要‘拿豆包當干糧’。”銀川市科級干部許慧杰與其他掛職干部交流心得。近年來,銀川市分類建立掛職人選信息庫,精準實施“外掛、下掛、上掛、特掛”培養鍛煉。市里用好“閩寧”“京銀”“蘇寧”等東西協作機制,立足園區建設、產業發展、科技創新等領域急需緊缺崗位需求,聯系接收87名來自中央部委、浙江、江蘇等地選派的干部掛職。選派市直機關年輕干部和黨外干部到縣(區)部門、鄉鎮街道擔任班子副職,選派優秀機關干部719人次到農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員,深度參與脫貧攻堅、信訪維穩、環境治理、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等重點任務。同時,抽調事業單位、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才,重點支持互聯網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。
該市掛職干部結合銀川經開區產業現狀,促成開工建設隆基7GW電池項目、銀和12英寸大硅片項目等一批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的產業鏈延伸項目;推動蘇銀產業園掛牌開園,并與中新集團、宏泰集團簽訂三方合作框架協議;將48家羊絨企業分為上市公司、大型骨干企業、微利生產企業、停產僵尸企業四大類,分類進行處置;協調化解中銀絨業、上陵集團、紫荊花紙業、寶塔實業等大型企業的金融風險……
“通過巧借外腦、墩苗歷練、異地‘取經’等模式讓干部在掛職鍛煉中有為有位,激勵掛職干部摒棄過客心理、鍍金心態,做到了身掛心更掛,開拓了視野,鍛造了作風,提升了能力。”銀川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。 (記者 蘇峰)